发布时间:2023-03-28 点此:15次
骨伤后石膏固定的缺点:1.骨伤后,石膏打早了,水肿.血肿还没浮起,随着肿胀慢慢浮起,有可能形成水泡,如破裂有可能发生溃烂和感染.2.骨伤后肿胀形成,肿胀没有消退,如打石膏固定,随着肿胀慢慢消退,石膏里有空稀,石膏实际上病没有起到固定作用,有可能造成伤处畸形愈合.3.石膏固定时间过长,有可能影响关节功能,造成关节囊萎缩,使关节发生伸屈困难夹板固定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四肢闭合性骨折、小创面开放性骨折、陈旧骨折经手法整复后。禁忌症——严重开放骨折,难整复关节内骨折,难固定骨折,伴有严重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肿胀严重的骨折。
夹板固定原理:(1).夹板刚度、捆扎带的约束力。
(2).固定作用通过肌肉和其他软组织传达至骨折断端。(3).肌肉舒缩活动与外固定力量的平衡作用,发挥“肉”夹板作用,调节骨折端位置纠正残余移位,使之符合生物力学要求。(4).促进血液、淋巴回流,消除肿胀。夹板使用原则:(1)依形制器(2)宽度:1/4周径+1cm(2板);1/4周径-1cm(4板)(3)长度:骨干骨折不超上下关节;骨端超关节。
(4)扎带松紧:800g力量上提,上下移动1cm为度(5)解除固定时间:骨折达临床愈合。
传统夹板固定会比较轻,透气也好,四肢末端血运易于观察,易于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但是塑形性差,容易松动,不能固定靠近关节处的骨折;石膏塑性好,可一次定位,直到骨折愈合,中途不需要反复调整松紧,但是比较重,不透气也不透X光;现在比较普及的是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克服了石膏和夹板的短板。
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外固定和内固定。
外固定:1.小夹板固定。
指征: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牵拉力强大,需结合持续骨牵引;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优点: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缺点:绑太松或固定垫使用不当,易使骨折再移位,太紧可产生压迫性溃疡、缺血性肌痉挛,甚至肢体坏疽。2.石膏绷带固定。
指征: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创口愈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夹板固定者;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夹板难以固定者;某些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如股骨骨折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固定术后,作为辅助性外固定;畸形矫正后矫形位置的维持和骨关节术后的固定,如腕关节融合术后;化脓性关节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优点:可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形,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可维持较长时间。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程度,固定范围较大,一般需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无法进行关节活动功能锻炼,易引起关节僵硬。
3.外展架固定。指征: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或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肿胀严重的上肢闭合性骨折和严重的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臂丛神经牵拉伤;肩胛骨骨折;肩、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结核。4.持续牵引。
指征:颈椎骨折脱位使用枕颌布托牵引或颅骨牵引;股骨骨折使用大腿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跟骨牵引;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使用尺骨鹰嘴骨牵引。持续牵引方法和牵引重量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肌肉发达程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和骨折的部位来选择,牵引重量太小,达不到固定和复位的目的。太重会导致骨折分离移位。
5.外固定器。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截骨矫形或关节融合术后。优点是固定可靠,易于处理伤口,不限制关节活动,可行早期功能锻炼。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有些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可于手法复位后,在X线监视下,从股骨大转子下方,向股骨颈传入三刃钉或钢针做内固定。
夹板固定法可通过扎带或绷带约束夹板,并在压垫部位增强挤压作用,达到固定骨折断端的目的。骨折复位后会发生再移位,因骨骼在折断并移位时,骨骼折断的形状已有向移位方向移位的倾向,移位侧骨膜撕裂,移位径路上的软组织遭受损伤,就形成了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
复位后的骨骼存在着通过这些薄弱环节循原有移位径路再移位的倾向。
伤侧远段肢体的重量和肌肉牵拉促使发生再移位。夹板固定后,夹板本身的重量很轻,固定不包括关节,关节面以下远段肢体的重量被外物支持,因此,伤侧远段肢体重量对骨折再移位的影响大为减少。而肌肉牵拉是由肌肉收缩活动所产生的,既能引起骨折再移位的不利一面,也可以是纵向挤压,促使断端紧密接触,有利于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和促进愈合。夹板固定后,通过扎带、夹板、压垫的综合作用,能控制造成骨折端成角、旋转、分离等再移位的活动,又保留对向挤压以利骨折愈合的活动。
前者如在原成角侧及对侧的上下两点共三点加压垫防止再成角移位,以及与原移位方向一致的活动等。后者如前臂骨折后,通过握拳、伸指等活动,使与骨干长轴一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以对骨折端纵向加压。而且在肌肉收缩时,肌肉的体积膨大,对压垫、夹板有挤压作用,被扎带捆缚的夹板和压垫又反过来以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于肢体,挤压局部,增加骨折端的稳定,甚至可矫正残余移位(矫正移位靠手法复位,不能用夹板、压垫的挤压代替)。
伤肢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也对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有很大关系。
常有病人就诊后提出疑问,为什么同样是骨折外固定,医生给有的患者用的是小夹板,给有的患者则用的是石膏,是不是小夹板与石膏外固定有优劣之分其实两者各有优缺点,只要运用得当,都能产生良好的固定效果。小夹板与石膏固定的优缺点 小夹板固定是利用具有弹性的杉树皮、柳木板、竹板或塑料板,加上固定垫,绑在骨折部肢体的外面,以固定骨折,此法能有效地防止骨折端再发生成角、旋转和侧方移位。
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为小。
一般不包括骨折的上下关节,便于及时进行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并发症。小夹板固定并不妨碍肌肉的纵向收缩。肌肉收缩可使骨折端互相挤压,有利于骨折愈合。肌肉收缩时体积膨胀,使小夹板横带和固定垫的压力暂时增加,残余的骨折端侧方或成角移位得以进一步矫正,因此小夹板固定法具有固定确实可靠、崩折使命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病人痛苦轻等优点。
小夹板固定的缺点是不易塑形,不适合关节附近骨折的固定,绑扎太松或固定垫使用不当而失去固定的作用,导致骨折再次发生移位,或绑扎得太紧而产生压迫性溃烂、缺血性肌萎缩,甚至产生肢体坏疽等不良后果。 石膏绷带用无水硫酸钙的细粉来撒布在特制的稀孔纱布绷带上做成,经水浸泡结晶后缠绕在肢体上,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能够根据肢体的形状而塑形,因而固定作用确实可靠。
其缺点是无弹性,又不能随时调整松紧度,也不适于使用固定垫,故固定范围较大,一般须超过骨折部的上下关节,使这些关节在骨折固定期内无法进行活动锻炼。如不注意加强被固定肢体的舒缩活动,拆除石膏绷带后,可产生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妨碍患肢功能迅速恢复。 骨折后到底是上夹板好还是石膏好 首先,我们说,石膏是属凉性,中医曾用此内服降“胃火”。
但是我们治疗骨折是外用,而且我们的石膏是用水泡过后应用的。并不具备所谓的凉性,而那些可产生关节炎,关节痛等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经过长时间的依赖医疗实践,并未发生应用石膏外固定产生关节炎的病例,所以这种说法,只是民间老年人传下来的一种传说,这种后顾之忧应该消除。 那么,具体到一个骨折的部位,到底是上夹板好,还是石膏好呢在我国骨伤科治疗骨科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老一辈骨伤科医生应用夹板较多,配合衬垫的使用,是骨折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复位效果。
但是夹板的应用也未见得没有弊端,常见的是松动,需要多次调整收紧,捆扎太紧又易压迫血循,甚至产生体坏死。捆扎远端肿胀很常见的“面包”样。而石膏固定,一般不易产生捆扎所致局部血供障碍。石膏内衬较均匀。
如果不需要手术或者没有血供障碍,一般石膏可一次定位,直到骨折愈合,中途不需要反复调整松紧,仅按医嘱注意事项及每周复诊即可。也就是说一般石膏外固定较夹板舒适,易于护理,节省就诊支出。当然,对于严重的需手术的骨折病人,术前以石膏固定当然就可以了。 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各有什么优点 夹板固定的优点:方便易行,一般不用固定关节,可以随着肿胀的情况,随时调整松紧度,可以早期锻炼。
而且,合理而有效的夹板固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微小的侧方移位。 石膏固定的优点:固定上下关节来达到固定骨折,可以把肢体固定在需要的任意位置,可以固定夹板不易固定的部位,而且,石膏固定可以对肢体的表面形成一种比较均匀的压力,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肌肉的舒缩,来达到固定骨折端的目的。 怎样打石膏 临床上是用石膏绷带来打石膏的。石膏绷带由纱布浸透生石灰水作成。
打石膏时,先根据部位大小将一定量的石膏绷带反复折叠到一定厚度,然后在水里浸湿,迅速覆盖到固定部位(固定部位事先要垫上棉花和纱布),待石膏变硬后用普通绷带固定到功能位就可以了。(注意:一定要在五分钟内完成,否则石膏绷带就会变硬,无法使用了) 骨折拆夹板后注意事项 1首先,骨折病人在拆除了夹板之后,骨骼仍然处于生长愈合期,为了让骨头愈合得比较好,可以服用一些可以激发骨细胞快速生长的药物,其中以中药为最好,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 2其次,在夹板拆除之后,如果伤口出现发痒的情况,说是正在快速的愈合,这个时期病人的骨头变得特别僵硬,应该积极加强关节功能的锻炼,可以做一些来回屈伸的锻炼,动作幅度不宜过大,锻炼时间也不能太长。
3另外为了促使伤口早上康复,在夹板拆除手术之后不要吃生冷寒凉、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冷饮、白酒和辣椒等;也不要喝那些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比如浓茶和咖啡等,以免刺激身体,留下一些后遗症。 骨折夹板拆除的病人因为长时间不活动,容易造成便秘的症状,为了改善这种症状,病人要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比如各种粗粮和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
上一篇:以公司的名义买房,有哪些优缺点
下一篇:发热电缆地暖系统都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