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7 点此:17次
经济发展研究院(CEDA)一项报告显示,未来10-20年间,500万人的工作很有可能被取代。教授Paul Spoonley表示,同样的趋势也可能在发生,在未来10-15年,会有40%的工作消失。
人力与电脑的竞争逐渐激烈,电脑日益取代人力,传统的工作方式被破坏。对此,Spoonley教授说“我们看到,在一些劳动力市场上,工作被分为两个级别——高技术工作和低技术工作。那些中等技术工作完全被科技取代了。银行、保险公司尤其明显。”
60%或者更多农村地区的工作会面临消失。Spoonley教授说:“在新西兰,除了旅游以及一些地方性服务,在未来的10-15年,很多工作都会消失。”
未来学家Ian Yeoman说,大量工作消失的结果是自动化的出现。但是程度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更好的接受。无人驾驶机动车意味着出租车司机以及长途卡车司机行当的终结,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飞行员身上。大型货运公司正在考虑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的可能性,新西兰可能成为个对此进行试验的国家。现在飞机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动驾驶。两个飞行员只需要在飞机起降的时候控制一下系统就行了。
Yeoman表示,那些需要直觉和做不可预料的决策的工作不容易被取代。“我们可以在厨房里用机器人,它们也许可以做煎蛋饼,但是它们不会做更复杂的点心舒芙蕾,出现问题的时候,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不过他说,自动化也会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例如那些有经验的工程师以及电脑科学家。
Spoonley教授表示,人际沟通类的工作被取代的风险较小。“旅游中介的很多工作可以在网上进行,而关系健康的家庭医生却不那么容易被取代。”
未来即将消失的职业有哪些?
随着电脑技术以及机械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工作被机器人等机械所代替,举例来说,谷歌公司一直致力研究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因此今后的出租车以及卡车司机等可能面临失业。
全球工作岗位减半?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实际上机械化代替人工已经延伸至许多行业领域。某科研小组发表的一篇关于“电脑机械化替代人工”的论文中预测指出,未来全球近半数的工作岗位将被机械所替代,该论文一时间也成为全球的热议话题。
该论文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对702种可能被电脑取代的职业的概率进行了精确计算,换言之,这些职业今后可能会消失,并将对各产业界造成一定的冲击。
论文指出,任何工作都需要对应的技能,而这些技能今后能否被机械自动化所代替,则与今后科技发展的趋势动向紧密挂钩,而最不容易被电脑机械化所代替的工作主要都具有一些特性,比如需要手指灵活操作、艺术创作、交涉力、说服力等等。
目前机器人作业还处于一个发展期,预计想要完全替代人工作业至少还需要50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工作都将受到机械化的威胁。
统计显示,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9000亿日元(约人民币540亿元),预计早2020年将达到3万亿日元(约人民币1800亿元),2035年则将增至10万亿日元(约人民币6000亿元)。
日本国内的机器人发展一直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比如在今年10月举行的亚洲最大规模最前沿的IT及电子综合展“CEATEC JAPAN 2014”上,日本欧姆龙株式会社发表的一款能够与人对打的拉力型“乒乓球机器人”就引起了业界关注;再比如日本三大通信公司之一软银也开始涉足机器人业务,并在今年6月发布了全球首台具有人类感情的机器人“Pepper”,也可以看出,日本国内的机器人开发竞争十分激烈。
从律师到警察可能失业?
而在最近的技术革新中,最受人瞩目的当属“大数据(big data)”,所谓大数据是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在总数据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个别分析独立的小型数据集(data set)相比,将各个小型数据集合并后进行分析可得出许多额外的信息和数据关系性,这就可以将非常规工作变为常规工作。
举例来说,比如可以用于医疗诊断。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就与美国IT巨头IBM建立合作,该中心活用IBM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对60万份医疗报告、150万份癌症患者记录、临床试验以及200万页的医学杂志等进行分析,再利用计算机对癌症患者的症状病情、遗传基因、用药历史等数据与其他患者进行比较,最终成功制定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再比如法律领域,法院可以在判决前通过电脑对成千上万的辩论意向书以及案例等进行细查,利用美国软件巨头赛门铁克提供的服务,可以在2天时间内对57万份以上的文件继续拧分析归类,这样一来,律师助理以及专门负责合同签订、专利等的律师类工作就可以完全交由电脑处理。
另外,传感技术的进化发展也非常重要,传感技术能够活用于多个领域,并且能够为人类提供很大便利。比如可以在各都市的地下水管内安置水管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测水管是否漏水等,以此代替人工检测作业;而随着传感技术的逐渐普及,今后还可能替代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24小时监测;甚至还用于街头巡逻,这样一来,警务人员的数量也可能减少。
知识劳动者接连失业?
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大数据分析与传感技术相结合的话,电脑的判断力将达到甚至超过人类。
比如苹果公司为iPhone、iPad等智能设备开发的Siri语音控制功能,可以让智能设备变身为一台智能化机器人,用户可以利用Siri实现语音询问天气、查询餐厅等等。
再比如金融界,可以利用电脑对金融类新闻、企业业绩结算数据等进行分析,为用户投资提供参考。
再有就是教育辅助,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目前急速发展的网络免费授课“慕课(MOOC)”,所谓“慕课”,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必将对传统的教师授课造成冲击。论文预测指出,全球约1亿4000万人的全职知识劳动者今后很可能被电脑所取代。
纵观历史,传统的手工作业被机械化所代替就是技术进步的体现,而21世纪的技术进步体现就在于,需要认知能力的工作全部被机械化替代。此外,目前单纯的机械化作业在今后也将会向复杂的机械化作业发展。比如目前已经研发出的医院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为患者运送食品以及处方单,甚至还可以操作手术。
绝对不会消失的工作有哪些?
论文还指出,随着机器人的研发以及量产技术不断优化,机器人今后的造价成本也将越来越低,而机器人的不断普及也必将大量抢夺人类的工作,这不仅限于制造业,就连需要人与人交流、机械化较困难的服务行业也受到了威胁。
想象一下,如果机器人大量抢夺人类工作导致人类失业是多么恐怖的一种现象,不过对此,论文却分析主张称:“人类应该对机器人的到来表示欢迎。”举个简单的例子,洗衣机的登场为人们省去了动手洗衣服的时间。
而关于机器人与电脑无法替代的工作,最具代表的就是艺术等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职业,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电脑和机器人,那是因为人类的智慧在其之上,人类将机械型的工作交付电脑和机器人承担,才能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去创造更加高层次的技术与知识,这也是人类持续发展一种良性循环的体现。
上一篇:新西兰限制入境物品提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