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2 点此:16次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
成功的人,大体都有一个共性:可以称之为专注,比如盖茨和巴菲特,也可以称之为拼搏,比如乔布斯。
不管怎么形容,这些词都在描述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为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和付出。
可是,努力的人就会成功吗?
这里面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我们今天来讨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信念。
成功需要的很多因素我们无法选择,比如天赋,可是,有一个因素,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的,那就是信念。
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信念,决定了他成功的难度系数。
(一)"我如此拼搏,却怎么都不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有个朋友很喜欢写作,立志要把写作作为第二职业。
她每天下班后写东西,也参加了好几个写作班,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却还是没有收入。
朋友很苦恼,她说,"我是不是有点闭门造车?我看有人会给大大小小的号投稿,可是我觉得做不到。"
"写得不够好,投了也不会中的,何苦呢?"这是她内心的声音。
朋友每天写作,坚持了一年多,不能说没毅力,不能说不自律。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她在写作上取得成就呢?
她说,"是我太有自知之明了吗?可是,有自知之明难道不是好事吗?"
我对她说,"你这个不叫自知之明,而是人性的自我保护。你不疗愈童年的伤,不让心里的孩子哭个够,她就不敢出去闯。"
这就是信念给努力拖后腿的一个例子。她的信念是什么呢?
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妈妈对她几乎没有赞扬和肯定。实际上,她的妈妈是非常地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容易不高兴,而不高兴的时候,就对她百般挑剔。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面对妈妈经年累月的挑剔,孩子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自我认知,"我不行,我总是做得不够好。"
带着这样的信念,她就不敢去触碰成功路上必然要经历的失败。那样的场景总会让她感受到童年被挑剔的痛苦。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内心的信念不同,失败带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有的人面对失败,收获的是经验,而有的人面对失败,收获的却是屈辱和痛苦。
不同的信念决定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坦然地面对暂时的失败。
这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在孩子踏入社会之前,成功的不公平,就已经存在了。
(二)我们在言语上教孩子成功,做法上却把孩子推向失败
父母都想要帮助孩子成功,买学区房、送辅导班,种种努力都是为了孩子。可是,我们常常忽视了信念这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甚至,对信念的忽视,会导致我们对孩子的教导事与愿违。
这是什么意思?
还是以对待失败的态度为例。
很多孩子都会为了失败哭泣。这时候,父母常常会教导他,"没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
当我们屡次教导,而孩子还是一输就哭、就发脾气,我们常常气不打一处来:"有什么好哭的!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呢?"
理智上,我们是想教孩子不要气馁,平静地面对失败。而实际上呢?
父母发脾气,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一无是处,我糟糕透顶……"
父母教训孩子越多,这样负面的信念就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成为他的潜意识。即便他理智上知道,没有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可是,他还是会绕着失败走。
我们的做法,和我们讲的道理,背道而驰。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呢?
(三)正向的信念,要如何获得?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向我们展示了信念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正向的信念要如何获得。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测验,之后给了老师一份名单,并告诉他们,名单上的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并叮嘱老师要保密。 8个月之后,他们又回到这所学校对学生们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心理学家的测试真的能发现谁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吗?不,罗森塔尔给出的学生名单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被选中的孩子有了这样的进步呢?
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作期待效应,是指学生被赋予更高的期望后,他们会有更好的表现。换句话说,是老师的期待让这些学生变化如此之大。
那么,这些又是怎么起作用的?正是通过信念来起作用的。
当老师们认为,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他们会自然而然地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欣赏……换句话说,老师的信念会通过他欣赏的态度、面部表情、语言上的赞许等种种途径表现出来。
而学生们通过与老师的互动,也会得到这样的自我认知,"我是被欣赏的!我是很棒的!我是值得信任的……"
被赋予了这样良好自我认知的孩子,他们的进步更快。
信念如此重要,可是,信念不是通过讲道理来种植的,而是通过感受带给孩子的。就像罗森塔尔的实验中那样,老师心中有这个信念,然后自然通过相处中的一举一动,会让孩子感受到这一点。
那么,在家庭中,我们又要怎么做呢?
我们还要去不停地批评他、呵斥他、甚至揍孩子吗?扪心自问,当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心中是如何评价这个孩子的呢?"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真是不像话了……"
面对我们的批评和打骂,孩子心中得到的也是这样的感受啊!
很多人都说,这是个拼爹拼妈的时代。我们,拼的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给了孩子太多的负面感受,这时候,我们就是在给他们将来的成功设置障碍。
不是孩子不想要成功,也不是孩子不懂得失败的意义,只是,经历过太多痛苦的孩子,他的心不想再去体验伤害的感受。
一个人成功的难度如何,原生家庭留在他心中的信念起了重大作用。
你要重新考虑对待孩子的方式吗?你做好准备助他反败为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