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2 点此:13次
F找我吐槽,说现在找对象都靠相亲,一见面全是牛鬼蛇神,歪瓜裂枣,不是说对方长得怎样,可这是相亲,能不能重视一点,胡子头发能不能干净整洁一点,能不能坐有坐相,提前准备点话题,非要把这种尴尬的气氛抛给自己,一脸无事地在对面看手机,好像求着他来一样。她一边说,还气鼓鼓的,就像重回现场了一样,让我都能感觉到当时被冻住的空气……
当然,后来她也给我解释了,其实见面前,也都是看过对方情况和资料的,并不是在开“盲盒”,但一见面,就像看了个假资料,985的研究生,怎么会情商这么低?号称已经到大厂管理层了,怎么会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有国外留学经历,怎么会还那么多封建思想?真是资料看得爽,奔现火葬场。
其实我明白她的,合适的婚姻对象——经济、事业、资产、学历都是未来生活的硬性保障,这样的条件,婚后当然就能更加优渥地养育孩子。所以F也一直将自己的女性优势发挥到极致,护理得当的皮肤,适当的状容,常年规律运动,保持的曼妙身材,还有对自己时尚和衣品上的投资,都是挺让我欣赏,也让异性初见就会产生好感的。
F常跟我说,这叫做资源互换,婚姻嘛,更像是一种合作,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我有颜,你有钱,我顾好家,让你事业无后顾之忧,我工作稳定,你好好在商场中沉浮。我觉得挺有道理,也听她给我讲着相亲的经验,但每次的结果却很让我疑惑。
如果这真的是一个通则,也是大家都认可,那么把男女分成两拔,每个人手上都有不同的资源来相互决定交换。那这个“大卖场”中的“挑捡”和“比价”就一定会出现,每个人都会开始尝试用更有技巧的方式,想用自己拥有的交换到更“高”级别的、更“稀缺”的资源。
甚至在多次的失败中,会不会产生自我怀疑,也许自己认为的,在别人眼中,并不算什么。如果这是一种“交换”,婚姻变成一种“合作”,那么常规结婚前的恋爱环节就被提前跳过了,那些心动、紧张、吸引就被忽略和遗忘了。而这样不同的人所产生的独特的磁场,荷尔蒙的吸引,才是真正人和人不同的显现,也正是在对象选择中,直觉所引领的部分。
而这些,真的可以在婚姻的元素中不管不顾地丢弃吗?
这个问题我问了F,她也是一脸无奈,如果能恋爱结婚,谁又会来走马灯似地相亲,像一个物品一样被人审视和选择,但这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更有效率的一种方法,也是被父母催婚,解除自己焦虑的一种方式。
我很理解她的无奈,身边无奈的朋友,也不止她一人,我并不是说要倒退到校园恋爱一样,全靠青春的荷尔蒙,不管不顾地爱,也不是让她面对资料合适,要与一眼看上去就不喜欢的人勉强相处,而是明白双方匹配的情况下,给出一点点耐心,而非理性看资料,感性见面否的“高效”循环。
不得不说,贴满标签是让人反感的,这样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丢失了感觉,但成年人的爱情婚姻,也许就是折中,而中国人的智慧,一向也赞赏中庸后的收获。